华州美华历史月点亮西雅图:多元交织,共筑美好家园
向心力海外文化使者项目负责人
华州中文教师学会理事
王晔 老师
2025年1月1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第二届华州美华历史月的身份认同主题活动在西雅图上演。由西雅图当地教育机构向心力(Centrigrowth)和面向青少年的公益机构小大师聚乐部(Little Masters Club)共同主办的美华历史纪录片观影与身份认同座谈会,吸引了近百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当天下午,贝尔维尤图书馆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洋溢着温馨而热烈的氛围。
《一英里》观影:用镜头展现华裔勇士的坚韧
我们特邀屡获殊荣的加州记者、纪录片导演周敏女士来到西雅图,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她的纪录片致力于讲述华裔美国人和亚裔移民的故事,让被遗忘的历史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一英里》的开场,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影片中,Gerry的丈夫和朋友们讲述了她为华裔争取权益的历程,一幕幕场景深深打动了每个人的心。当Gerry的丈夫谈到通过她的努力,Pacific Grove市政府最终发表了官方道歉声明时,很多人都湿润了眼眶。影片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大家为Gerry这位坚韧的“勇士”喝彩,也感谢周导用心呈现这段历史。
一位热爱历史的青少年Richard Hao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他问周导如何接触到这些素材并决定拍摄制作这部影片。周导回答:“我在Palo Alto参加活动时遇见了Gerry,听到她的故事后非常震撼,觉得这是一种缘分。后来突然得知她去世的消息,我觉得自己欠她一份宝贵的记录,于是就有了这部纪录片。”
知行合一:了解并传承历史,共同守护与践行
西雅图当地的华裔社会活动家Betty Lau老师应邀出席,她娓娓道来自己和同伴们一直以来为保护西雅图唐人街所做的努力,赢得了热烈掌声。一位观众问:“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支持社区?”Betty老师微笑答道:“好问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客观历史,还要向身边榜样学习。”
她呼吁大家主动了解西雅图唐人街的现状和问题,并适时采取行动。此外,她还鼓励亚裔青少年参加校内外活动,了解美华历史与文化,探索身份认同。
随后,来自华大、Skyline高中和小大师的青少年代表们用流利的英语分享了他们的社区实践经验,他们的自信和热情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也带来了更多希望。
促进交流:头脑风暴中的共创新契机
太平洋西北语言委员会执行主席Bridgt Yaden表示:“这样的活动对促进不同文化交流意义重大。我们应共同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多元包容的社会。”她还提到,近期带领学生撰写并递交了SB 5134法案,旨在提升SB 5000法案的实施效果,从鼓励到要求公立学校纪念美籍华人和华裔美国人的贡献,呼吁各界积极参与听证并分享观点。
西雅图本地多个组织代表与个人现场分享收获和未来行动计划
华州中文教师学会会长莫晓灵老师表示,学会在2024年美华历史月期间举办了线上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探讨教学策略,并梳理了美华历史与身份认同相关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华裔社群使用。未来将继续鼓励教师们与语言艺术和社会学同事以及更广大的社群合作,确保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Newcastle市议会的第一位华裔议员Sun Burford女士对大家对美华历史和身份认同话题的兴趣表示欣慰,认为这反映了社区的多元和包容,希望更多华裔青少年在社区活动中发挥作用。Bellevue市政府文化推广专员朱润女士对本次活动给予了积极反馈,鼓励所有华裔参与者和青少年发挥各自的能量,共同为社区建设和维护做出努力。
虽然时间有限,西雅图友和、咔咔等多家机构代表和个别参与者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未来行动计划,现场互动与交流气氛非常热烈。大家一致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对美华历史的了解,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本次活动主办方、协办代表和政府文化推广专员合影
L to R: Faye from CACA; Li Chen from Little Masters Club; Director Min Zhou (Susan) from California; Ye Wang (Cheryl) from Centrigrowth; Run Zhu from Bellevue City
展望未来:构建多元的共融与协作社区
为了延续此次活动的意义,我们可以考虑逐步采取以下行动:
建立美华历史档案:收集、整理和保存美华历史资料,记录和传承华裔美国人的贡献和故事,为后人研究提供便利。
开展深度语言文化教学:鼓励中文语言文化教师们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发多元文化主题课程,了解学生的身份认同需求,带动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普及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每个人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不同范围的志愿服务项目,主动了解并参与社区服务,回馈社会,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责任感。
支持和组织文化节日及历史纪念活动:支持和组织文化节日和历史纪念活动包括举办和参与各种活动,展示不同历史文化的客观价值和独特之处。这些活动旨在庆祝和纪念多样性历史文化,并通过聚集不同背景的人们来促进社区意识。
鼓励青少年多元文化交流:鼓励青少年组织或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与学习,增进了解和合作,帮助青少年了解客观历史与身份认同,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2025年1月美华历史月与身份认同座谈会活动大合影
结语:历史的回响,未来的希望
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也是一次社区建设的行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了解华裔美国人历史的渴望,也激发了每个人对未来社区建设和合作的愿景。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华裔美国人社区将在更广泛和多元化社区的支持下,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因为“我们并不孤单!”
【活动参与者反馈】
“历史正在重演,Sound Transit试图摧毁华埠。纽卡斯尔煤矿的华工推动了西雅图崛为国际港口城市的进程。 研究表明,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会带来更好的教育成果和未来的成功。一位OCA实习生和一位大学同学都因种族身份而挣扎于自我厌恶,这凸显了文化参与的必要性。
我鼓励亚裔青少年,特别是多种族青少年,参与学校内外的亚裔活动。我创办了舞狮队,组织女生的文化舞蹈,并指导华裔和亚裔学生俱乐部以促进知识和自豪感。亚裔男生成为龙舟队的赛跑者,赢得了尊重。前州长骆家辉曾是龙舟队成员,他的姐妹们则在中国女生军乐队中,在那里她们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曾是军乐队成员的周蕙琛成为了西雅图市议会首位华裔女性。参与这些活动所带来的自豪感和技能是不可估量的。”
—— Betty Lau 教师、教育专家
华州中文教师学会顾问
“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习华裔美国人在华盛顿州的历史,以了解和庆祝他们对社区的众多贡献。我们必须了解这段历史的黑暗面以及他们所遭受的种族主义和排外行为,防止历史重演。
我在塔科马出生、长大并接受教育。我第一次了解到《排华法案》是在作为成年人参观纽约的埃利斯岛时,在那里看到了一件名为塔科马的文物。在我K-12或大学期间,我从未听说过这件事。纪录片、小说、博物馆、纪念碑和其他资源都是了解这段重要历史的绝佳方式。
如果社区成员有兴趣,他们可以倡导并提供意见,支持当前的华盛顿州SB 5134法案——该法案要求公立学校纪念华裔美国人和华裔美国人的贡献。”
—— Bridget Yaden, PhD
太平洋路德大学副教务长 & 太平洋西北语言理事会执行主任
“这次活动非常感人且改变了人生。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华人社区,更是为了整个社会。听到不同世代的声音,但都传递着希望的信息,真是激励人心。发现华裔美国人的经历与我自己的墨西哥裔美国人经历的相似之处,既令人惊讶又令人鼓舞。
这次活动让我重燃激情,迫切希望看到不同社区在地区和世界各地继续和未来的团结合作。这次活动是一个号召行动……我迫不及待想看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Juan Esparza
贝尔维尤学院外联专家 & 贝尔维尤学院兼职教授
“感谢邀请我参加这次精彩的活动,并给我机会分享作为K-12学生的看法。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华裔美国人历史的知识,尤其是加利福尼亚州村庄被烧毁的事件——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事情。多样性、公平与包容和社会正义的进展要归功于奋斗多年的华裔美国人领袖。让我们放大青年人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影响力的行动,并支持相关的议案和立法者。
我还听到了非营利组织代表的发言,希望能够与他们合作,共同提升我们的社区。 再次感谢活动组织者!我希望明年能带着更多的学生朋友们回来。”
—— Natalie Cui Skyline高中学生
2025年“为什么我们学习中文”比赛竞赛委员会主席
“这次与西雅图向心力和小大师两个机构合作的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充分展示《一英里》和自己拍摄的其他美华纪录片,还让我感受到西雅图社区对于华裔历史的深切关注与支持。观众们热情的反馈和深受触动的眼神,无不让我感受到讲述这些被遗忘的故事的意义所在。这段历史不仅是Gerry的个人经历,更是整个华裔社区共同奋斗的见证。
此次活动让我有了新的灵感和合作的愿景。我希望能够与本地的高中生义工们一起,继续挖掘和记录西雅图华人的历史与贡献。例如,未来我们可以拍摄一部关于Betty Lau老师和其他为保护唐人街而奋斗的华人的纪录片。这将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激励。结合社区活动,如即将举行的从中国城到港口的纪念行走活动,我们可以开展更多的采访和拍摄,捕捉社区的真实声音和故事。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制作出一部载入史册的纪录片,成为教材的一部分,教育和激励未来的年轻一代。”
—— 周敏 加州旧金山湾区优视记者
美华历史纪录片导演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客观来说,二战后对各个种族都包容接纳。半个世纪以来,在美定居和旅居的华人作为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繁衍后代,日益壮大。我们不仅因为血脉中拥有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底蕴而自豪,更应该让全世界了解华人对美国发展的贡献以及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加州才华横溢的导演周敏为搜集资料跋山涉水、大量采访,还原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华人在美历史。她精心制作的纪录片《一英里》带西雅图的观众走进历史,看到真相,感慨万千。
虽然观影座谈会已经结束,作为像我们这样的华裔移民家庭,作为孩子们的妈妈,这场聚会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我们可以为美华友好做什么?怎样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如何让社区和下一代了解这段历史……相信这也是此次向心力王老师和小大师与其他组织合作促成这场活动的初衷。非常期待周导未来出品更多佳作!”
—— 刘正瑛 向心力海外文化使者项目初级班学生家长
关键词: 美华历史, 身份认同, 多元文化, 社区建设, 华裔美国人, 西雅图, 纪录片, 移民, 青少年,合作